【講座介紹】

派屈克‧蒙迪安諾(Patrick Modiano)的小說都可追溯自二戰的集體悲劇,即「德軍佔領期」,但是他並非只是以讀者或研究者的姿態處理這段歷史,也不是純粹出於懷舊的懸念。

這段集體歷史有其個人的心理悲劇纏捲其中。蒙迪安諾出生於二戰結束之後,然而他卻和這段歷史有著相當奇特的關係,由於父親特殊的身分與立場。他父親是猶太移民,巴黎遭德軍佔領的那段歲月中,他從事黑市交易,也跟許多通敵分子有來往。這段幽暗不明的關係為蒙迪安諾的小說提供一個背景,也解釋何以小說家特別執迷於這段過往,他自己就像是從這段猙獰的歲月誕生出來的,用「後災難」、「後記憶」的想像力譜寫虛構創作。

他筆下的人物多半是卑微邊緣的小人物:失憶症的人、居無定所的人、陌生的過客,漂泊不定,只能透過不斷地回憶找尋到某個可依靠的點,即便尋找的終局依舊是未知。然而這些尋覓的過程構成種種的生存軌跡。

蒙迪安諾的小說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現實主義小說,而是幻覺、夢遊、靈視與現實的綜合體,沒有具體的情節與典型的人物,營造了一個撲朔迷離、虛實相間的氛圍。

 

【講座大綱】

-- 德軍佔領期的創傷書寫
-- 蒙迪安諾與當代小說書寫
-- 《環城大道》主題探討

 


 

【關於《環城大道》 ─ 中文版譯者林德祐老師著】

第一次看見父親時他十七歲,剛通過會考。接下來十幾年,卻又音訊全無。小說一開始的場景是他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父親的下落,也認出他的身影。他低調出現在一間詭異的酒吧裡,不動聲色地坐在一群怪異人士之間,他認出父親,而父親沒有認出他。

小說前半部是一種中性不帶情感的陳述,一種相片陳述:敘述者只記下目光所及之處。瑪夏赫之前是外國軍團成員,患有瘧疾,縱情聲色,嗜酒成性;穆哈是雜誌社編輯,專門勒索名人收封口費;還有一位永遠穿著馬褲的紅髮女子……



開始譯《環城大道》的時候,帶著疑惑也帶著不安:蒙迪安諾這本小說一開始怎麼讓人聯想起「新小說」?一種漠然的客觀寫實,不像之前小說中富於風情與印象派式的影像,也不像近幾年的作品中對青春的追憶?不,蒙迪安諾並非刻意漠然或缺乏想像力才裝作無動於衷:講述一些悸動不已的事物,卻佯裝無所謂,隔著鐵欄觀望牽掛不已的父親,那是一種沮喪中依然保持的優雅……

往往是一個作家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,我們才發現對這位作家所知不多。就從《環城大道》讀起吧!那是蒙迪安諾的源頭。

 

 



【講者介紹 - 林德祐】

巴黎第七大學現代文學博士,現任教中央大學法文系。


 

講座日期:2016年03月27日(日) 14:30
講座地點: 信鴿法國書店 (台北市松江路97巷9號)
報名:請來信至info@llp.com.tw並註明您的姓名、聯絡電話及參加人數。

 
講座書籍推薦:
LES BOULEVARDS DE CEINTURE
環城大道
LA PLACE DE L'ETOILE
星形廣場
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
暗店街
DANS LE CAFE DE LA JEUNESSE PERDUE
在青春迷失
的咖啡館
LACOMBE LUCIEN
拉孔布.呂西安